《夜听涛》
磋砣岁月鬓霜染,白驹过隙弹指间。
韶华易逝秋菊谢,黄叶飘零池水寒。
灯红酒绿阑珊处,轻花浪蕊尚未眠。
扬雪飞絮芦荻瑟,凄风冷雨撩衣衫。
孤灯昏沉吊形影,落寞听涛泪潸然。
常慕鸿雁踏青云,引吭高歌向九天。
《夜将临》
迟暮余残红,流云乱长空。
湖静花枝颤,寥落数颗星。
《夜宿儋州湾畔》
云腾天马月半弦,平波如镜流潺湲。
千古盐田历沧桑,洋浦大桥天海间。
伏波马踏涌漱玉,东坡谪贬诵诗篇。
红树无语曲幽处,白鹭交欢厮缠绵。
扁舟逐浪竞向岸,渔婆穿梭鬓钗乱。
风露渐变至更阑,殢云尤雨香衾暖。
秋风挂雨孤山寂,愁笼淡月朦泪眼。
当思抛尽名利绊,逍遥无羁展笑颜。
注:1.伏波将军:马援(前14年-49年),字文渊。汉族,扶风茂陵(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)人。著名军事家,东汉开国功臣之一。海南伏波将军庙位于儋州市白马井镇,距那大镇50多公里。白马井古迹主要景观有白马涌泉和伏波将军庙。传说汉代英雄马伏波将军南征时,因将军的白马用蹄刨沙涌出清泉而得名。后来,人们为纪念这位汉代英雄而造伏波庙设伏波井。苏轼谪琼渡海,“以伏波为指南”,果然“往返顺风”,便题《伏波将军庙碑记》。至于马援是否到过海南,至今没有考证定论。
2.东坡: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市)人,中国北宋文豪,“三苏”家族成员之一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大赦北还途中,病死在常州,葬于河南郏县,追谥文忠公。
3.殢(tì),纠缠。殢云尤雨,指男女间欢爱。
4.潺湲(chán yuán)水流动的样子。形容流泪的样子。象声词。流水声。
《谒黄帝陵》
沮水河畔落朱樱,古柏参天蔽日空。
曾闻涿鹿诛蚩尤,铸鼎荆山乘黄龙。
汉武仙台云霞蔚,稽颡膜拜轩辕公。
竹简万卷谁人撰,沧海横流任东风。
注:1.黄帝陵,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,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,是《史记》唯一记载黄帝陵[。古称“桥陵”,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。据史载,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(前422年),秦灵公“作吴阳上畤,专祭黄帝” 。自汉武帝元封元年(前110年)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,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。
黄帝陵前植有“黄帝手植柏”,距今5000余年,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,被誉为“世界柏树之父”和“世界柏树之冠”。
1961年3月,国务院公布为黄帝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编为“古墓葬第一号”,号称“天下第一陵” ,2002年5月,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2007年5月,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
2.沮水:一名东沮水,沮河,发源于陕甘边界的子午岭上的柏林庄,自西向东横跨陕西省黄陵县境。
3.涿鹿:涿鹿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。,黄帝、炎帝、蚩尤"邑于涿鹿之阿",合符釜山,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。
4.蚩尤(Chiyou)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,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。
5.荆山铸鼎:《史记封禅书》说:"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髯下迎黄帝。"传说,黄帝铸造完成了三只宝鼎,但是不久就失传了。到了夏朝,"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,皆尝亨觞上帝鬼神"。从此,九鼎也就成为王权的象征,传国的宝器。
6.黄龙:古云黄帝乘黄龙而去。 《史记·天官书》言:"轩辕黄龙体"。《归藏·启筮》说鲧、"化为黄龙"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郭注引《启筮》云"鲧死三岁不腐,剖之以吴刀,化为黄龙",是前承《吕氏春秋》而又加三岁不腐,化为黄龙云云。
7.稽颡膜拜 (qǐ sǎng mó bài):稽颡:古代一种跪拜礼,屈膝下拜,以额触地,表示极度的虔诚。
《咏抱犊》
北风瑟瑟龙潭凉,枯树寒鸦秋草黄。
仙台突兀傲千仞,君山望海满苍茫。
巢云清幽闻钟鼓,冬雪绽玉裹银装。
泉流瀑泻腾薄雾,斑竹翁郁松梅香。
曦晖初现山朗廓,锄雨耕云描画舫。
耸崖叠翠几时有,春到兰陵回故乡。
注:抱犊崮为山东枣庄与临沂兰陵交界处一名崮,为国家级森林公园,5A景区,为民国大劫案发生地。
《咏兰》
幽香散漫陋室间,芳邻含苞静无言;
花开花谢独清傲,春去春来自顾怜;
曾闻牡丹尊富贵,慢吐黄蕊且淡然;
超凡脱俗祛媚艳,兰心蕙质耀尘寰。
《咏梅》
淡墨宣草染薰烟,老鸦枯树松柏寒。
风欺腊梅碎琼玉,含苞绽蕊暗香传。
《咏白石岭》
美岭湖畔突奇峰,怪石嶙峋鬼斧工。
迢峣含烟奏天籁,恍若虚无缥缈中。
万泉袅娜飘玉带,苍牛喷雾崆峒风。
石柱擎天狮眺目,玉兔含羞掩翠屏。
狭径荦确难移步,山红涧碧云疃昽。
松涛沉吟黄猄醉,蒹葭飞缨鹭空鸣。
回崖沓嶂谁叠石,昂然耸立向寒风。
注:1.白石岭:位于位于海南省琼海市西南12公里处。风景优美,山虽不高,但是山上岩石奇形怪状,景观奇特。
山崖上有很多历史名人的题刻,山顶上有一块重达千吨的悬石,颜色苍白,此山因此得名白石岭。
登高岭是白石岭最高峰,海拔328米。山状变化万端,移步换形。山上怪石嶙峋,千姿百态,石洞幽深,神奇莫测。每当云雾缭绕,山峰忽隐忽现,变化万千,犹在虚无缥缈之中。岭有1308级登上石阶贴崖而上,登之可观"白石岭八景",饱览万泉河风貌。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块巨石,其形状各异:由高处俯视,如蹒跚行走之龟;从下方仰望,则犹如一匹奔腾之骏马,栩栩如生。巨石旁边还有一个山洞,大风吹来时,洞内会发出奇妙的声音,甚是奇妙。
2.迢峣(tiáo yáo ):高峻貌。出自《文选·王延寿》:"迢峣倜傥,丰丽博敞。" 李善注:"迢峣,高貌也。"
3.荦确:荦(luò),①杂色牛,引申为杂色。荦,驳牛也。--《说文》,黄白杂谓之驳荦。--《通俗文》。②明显,分明。此其荦荦大者。--《史记·天官书》。荦确: ①亦作"荦硞"。亦作"荦埆"。亦作"荦峃"。 ②怪石嶙峋貌。 ③坚硬貌。④象声词
4.黄猄(jing):赤麂,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,体长约1米,尾长17-21厘米,体重25~30千克。是孤独活动的动物,习性胆小谨慎,多在夜间或清晨、黄昏觅食,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。
4.蒹葭(jiān jiā):一种植物,指芦荻,芦苇。蒹,没有长穗的芦苇。葭,初生的芦苇。
5.沓嶂(tà zhàng) :亦作“ 沓障 ”。重重迭迭的山峰。 南朝 梁 丘迟 《旦发鱼浦潭》诗:“櫂歌发中流,鸣鞞响沓障。” 唐 宋之问 《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》诗:“沓障连夜猿,平沙覆阳雁。” 唐 李白 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:“ 香炉 瀑布遥相望,回崖沓嶂凌苍苍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》:“曙河兼斗没,沓嶂隐云深。”
《咏萍》
残花一簇向败柳,飘萍无定随波流。
去岁香衾缱绻意,泪滑粉腮湿枕头。
沉香古玉千年韵,秦砖汉瓦映春秋。
青葱易逝时不待,枯叶呻吟挂枝头。
《无题》
夜暗上华灯,路人行色匆;
何须恋闹市,如家心必宁。
海南省海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©2024 All Right Reserve 琼ICP备2024028695号-1